我国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至今境内银行卡已超过18亿张,境内受理银行卡POS终端210多万台,ATM机18万台。在银行卡产业发展过程中,标准化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标准化对于经济发展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中国银行卡产业标准化的意义以及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先生。
银联是银行卡产业标准化的立交桥
2002年,由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银联正式成立,成为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核心和枢纽。中国银联成立的首要目标是满足银行卡联网通用的需求,银联的联网通用接口标准先后经历了联网联合标准V1.0、联网联合标准V2.0和联网联合标准V2.1这三个阶段。
最初的联网通用阶段,全国执行V1.0标准,且只在少数机构之间实现了联网通用,交易成功率只有48%左右。在第二阶段(2004-2009),全国执行的标准不太统一,只有部分机构执行V2.0标准,联网通用效果有所好转,跨行交易成功率不到80%。在第三阶段(2009-至今),全国入网机构统一执行V2.1标准,跨行交易标准化率有了根本性地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和交易量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交易成功率达到99.10%。
截至2014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近50亿张,银行卡总量是2002年10倍。2014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卡业务271.46亿笔、金额220.1万亿元,分别占非现金支付方式的95%和25%。用于消费的交易84.34亿笔、金额19.58万亿元,分别约为2002年同期的80倍和200倍,成为银行卡各项业务中增长较快的业务。2014年上半年,银行卡渗透率约为47.7%,银行卡已经成为居民主要非现金支付工具。
随着我国银行卡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银行卡产业规模也不断壮大发展。银联的成立使得我国银行卡联网通用呈现规模化发展,推动入网银行的联网接口标准化率不断提高。标准化率的提高直接带来的交易质量的提高,也推动了银行卡产业规模化发展。在人民银行组织下,银联参与了IC卡行业标准PBOC的编写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在行业标准发布后,银联先后以企业标准形式发布15项IC卡的技术指南和应用规范,为国内的芯片卡迁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进入21世纪,为提高我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我国将标准化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银行卡产业来说,规范各类技术研发、指引创新方向、统一通信接口、协调产业各环节发展、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业总成本、加快国际化进程,标准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银联通过标准化体系为银行卡产业各方提供了利益一体化的平台,成为产业发展的立交桥,建立标准先行的发展思路,保证这个立交桥畅通,使产业高速发展,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
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柴洪峰先生
银行卡产业涵盖银行卡、智能卡、手机、软件、发卡、收单、转接化服务等各类的上下游企业,标准方面我们一直促进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倡导自主创新和开放兼容相结合的标准战略,有我们的自主标准,还要实现全球互联互通,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撑保障。
银联积极组织产业各方形成产业联盟,以联盟为依托,由产业链各方推进标准化工作,移动支付标准出台、网络安全防范和建设合作研究。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推进社会保障和金融应用结合;与卫生部合作,推进医疗应用和金融应用结合;与教育部合作,推进教育应用和金融应用结合;直接和间接带动了产业的全面发展。
我国银行卡产业标准化已超越突破国际技术标准化
我国银行卡产业标准化经历了逐步统一、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已形成了以银行卡为主要载体的支付网络和支付产业的标准体系。
银行卡标准化工作基本上分为跟随学习、同步发展和超越突破三个阶段。跟随学习阶段采取拿来主义,吸收国际成熟先进的技术标准,快速完成产业的标准统一。同步发展阶段主要是制定产业核心规范,与国际标准发展保持同步。目前已经进入超越突破阶段,具有电子支付转变、创新支付等特点,在这种驱使下,开始了面向产业链的标准化推动工作。在磁条卡方面我们是学习,在IC卡我们和国际上已经同步,这个阶段实际上我们和亚太地区和欧洲地区同步,并领先于美国。在移动支付角度可以说是到了超越突破的态势。因为我们企业标准,人民银行的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都是成体系的,并在全球领先。
截止目前,银联已发布了七大类、88项涵盖产业链的各环节的企业标准,形成了规范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银联也积极开展对银联卡产品受理终端管理和第三方支付的资质认证的服务工作。银联还积极参与了ISO、EMV、PCI、NFC、SDA、JHAS、JSIC、JTEM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得到了产业的支持。因为我们建立产业联盟,建了专家库,拉动这些专家一起参加国际会议,来提高我们在国际银行卡产业标准的地位、话语权、参与权和竞争权,我们希望和大家合作走向国际,将国内自有创新标准推向国际的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标准应用于国内的银行卡产业。
银行卡标准化对用户的意义
一、跨越式的支付服务
回顾银联经过12年发展的进步,12年是一个轮回,中国支付产业已成功实现了对个人支票阶段的跨越,步入了以银行卡为主要支付工具的电子支付阶段。
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个人支票自从1811年诞生起一直是重要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在个人支付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时至今日,由于消费者的使用惯性,个人支票仍占有美国约30%的市场份额。当然,近些年美欧个人支票市场规模一直处于下降趋势,逐渐被银行卡取代。
而在我国,支付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支票在国内却少人问津。虽然个人支票在中国的发展基本上与银行卡同时起步,但其在中国支付市场可谓昙花一现,现几乎可以忽略。2013年,我国个人支票交易笔数、金额分别仅为880万笔、5760亿元,分别不到银行卡消费支付的0.1%、2%。可见,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使中国支付业成功实现了对个人支票支付阶段的跨越,进入到以银行卡为主要支付工具的电子支付阶段。这说明我国的支付产业已经实现“弯道超车”,从现金支付时代跨越式进入银行卡支付时代。
中国支付产业经历十余年快速发展,已成功实现对个人支票的跨越,步入以银行卡为主要支付工具的电子支付阶段,用户能够始终享受到国际领先的银行卡支付服务。